大灣區之大,有“大面積”之謂也。
11座城市、城市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萬人……粵港澳大灣區的“牌面數據”甚至要超過“世界三大灣區”的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
面積雖大,便利的交通卻正將大灣區內的城市聯繫得愈發緊密。“朝發夕至”早已成為歷史,“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也正逐步成為現實:廣佛環線北段通車、佛莞城際進入衝刺階段……預計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將達到4700公里,到2035年則將達到5700公里。
在內地經營“電影夢”的香港導演周柏康已經享受到了“1小時通關”帶來的便利。“有次約了客戶4點在香港談事情,我3點才從深圳辦公室出發,打車去福田坐高鐵,通關再打車去市內,結果我還是先到的。”他說。
大灣區之大,有“大流量”之謂也。
去年8月,珠海橫琴新旅檢區域開通,設計日通關流量達22.2萬人次,年通關量達8000萬人次,同在珠海的拱北口岸則保持著連續8年驗放旅客量全國第一的“江湖地位”。
穿梭的旅客為灣區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往來的貨物便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直觀體現。
直通香港、澳門,“7×24”小時運作,集直通、集貨、退貨全模式於一體……自去年7月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以來,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跨境電商作業場已運送逾2200萬個跨境包裹,總貨值逾59億元人民幣。
“貨物清關後,15分鐘可運抵澳門機場、35分鐘可達香港機場、55分鐘內運抵葵湧碼頭。”該作業場商務部總監鄭太龍說。“今年‘五一’假期,我們經手包裹約34萬個,貨值逾1億元人民幣。”
大灣區之大,有“大國工匠”之謂也。
薈萃中國頂尖製造業供應鏈、世界金融中心和國際平臺的大灣區,吸引了一批能工巧匠。5G、人工智慧、新基建……一個個高精尖專案落地,為大灣區帶來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周成虎團隊研發的無人機自動巡檢系統正在佛山進行組網試點,將科幻大片中的場景變為現實。
“無人機自動巡檢系統不需要人工介入,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城市裏的無人機能夠在半小時之內、稍遠地區能夠在一小時之內回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採集現場資訊實現快速處置。”周成虎說。
從事低空無人機遙感與地理空間智能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的廣州中科雲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選了“2020發現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榜單,目前組網無人機自動巡檢技術已經初具規模,下月將在佛山市丹灶鎮率先投入運營。
大灣區之大,有“大平臺”之謂也。
港青梁子斌去年在佛山創立埃星智能科技公司後,便找到了孵化器“南海·青創家”尋求幫助。佛山的創業孵化器幫助他聯繫了各領域的專家,解決了他最為“頭疼”的難題。公司順利開辦,業績開始爬升,梁子斌感受到大灣區的包容和多元。
科技進步離不開創新驅動,創新創意在思維碰撞中孵化。廣東省科技廳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廣東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達1036家,眾創空間986家,其中面向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基地有50多家。目前,在廣東的港澳青年創業團隊接近600個,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
“大灣區內慢慢開始形成了產業鏈條,營商環境也有提升,不同的企業都有發展空間。內地的製造能力、研發能力配合港澳的國際平臺,讓我們的產品能更快推向市場。”談起這一年在大灣區創業的感受,梁子斌說。
大灣區之大,有“大格局”之謂也。
中國灣區,世界舞臺。每當夜幕降臨,墨西哥創客埃塞基耶爾·聖克魯斯·克萊門特開設的塔可餐廳就熱鬧非凡。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食客的小店已在深圳海上世界開設了7年。
“深圳彙聚了多元世界美食,很多餐廳都是外國人經營的。”克萊門特說,人們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進店的顧客願意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