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26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港府非常重視與內地通關,目標是越早越好,並會有序由小到大進行,一開始的規模會很小,不會像疫情前市民可以選擇多個口岸進出內地。
林鄭月娥續說,特區政府爭取與內地恢複通關的努力從無松懈,並已向中央提交意見,令香港的防疫措施與內地較為一致,並會落實執行,除了市民進入政府處所時要用“安心出行”之外,大部分豁免檢疫進入香港的群組亦將會取消,但有緊急必要性,以及與香港運作相關的行業就可以繼續獲豁免,例如跨境貨車司機,希望措施落實後可以讓中央對通關更有信心。
兩地未能恢複正常通關,民生及經濟均受影響。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過去兩年不少市民因未能恢複通關,影響家庭生活;亦有從前依賴香港提供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的內地客戶,已經在內地找到替代供應者,情況令人擔心。梁振英批評有部分人“靠害”妨礙通關,強調權衡利弊要看全香港的利弊,警告若長期不通關,總有一天“全香港埋單”。
梁振英近日在社交網站發帖文,指身處香港往北京航班上,航機有223個座位,但連他在內只有七名乘客。他說,部分港人對通關與否根本“不痛不癢”,因為他們在內地無家人親屬、無生意或工作關系,長期不通關,生活如常;但對於通關持份者,影響卻非常大,包括在內地做生意的香港人、外國企業高管、在內地留學的香港學生、已兩年沒有見面的牛郎織女(夫妻),以及曾與他同機、因母親病危央求他協助豁免隔離的年輕人。
梁振英又提到,過去兩年發現一個令人十分擔心的現象,“由於香港和內地人員的往來基本上隔斷,從前依賴香港提供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的內地客戶,已經在內地找到替代供應者。長此下去,香港死得。”他強調,公共決策首先要考慮持份者的境況,權衡利弊要看全香港的利弊,否則“長期不通關,總有一天,是全香港埋單”。